民校之窗>>民办高校


四川天一学院


 一、办学历程与发展成就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是四川希望教育产业集团旗下的一所综合类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全国最早建立的民办普通高校之一。

学院创建于199112月,建校时名为“四川天一开放函授进修学院”。19943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教计[1994]44号文)批准为独立设置、全日制、专科层次的民办高等学校,定名为“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当年秋季开始招生,成为全国首批(7所)、西南地区第一所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序列的民办高校。

20001月,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学院获得独立举办成人教育资格,是全省开展继续教育最早的民办高校。同年,学院获得在校生“专升本”资格,并与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宜宾学院等院校合作,开始为品学兼优的专科学生提供进入本科学习的机会。

2002年,经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推荐、教育部批准,学院与澳大利亚HOLMESGLEN学院(霍姆斯格兰政府理工学院--澳大利亚最大的职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合作,举办中澳“双文凭”高等学历教育和出国留学教育。此后,学院又相继与马来西亚英迪大学、澳洲蓝山国际酒店管理学院、美国诺斯伍德大学等多所大学合作开展国际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2004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全省首批(42所)实施学分制改革试点院校,是其中16所高职高专中唯一的一所民办高校。

2007年,经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批准,学院成为“高职专科与自考本科衔接试点院校”,并与四川大学合作,成教学生通过三年的大专+本科套读,成绩合格可获得四川大学自考本科文凭。

200812月,学院顺利通过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全省第一批按照教育部新的评估方案开展评估工作的高职高专院校。

2012年,学院招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办学规模首次突破万人。

2014年,学院成功入选四川省第三批开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分制改革试点高校,以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开展继续教育。

2015年,学院被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和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列为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的高职院校,首次实施单独招生,设立市场营销、工程造价、航空服务、会计电算化、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文秘等六个专业为单招专业。以后连续单招生源红火,2016年学院单招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20159月,学院被四川省教育厅列为首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致力于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机制和制度。

在发展历程中,学院牢牢把握国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大好机遇,审时度势,乘势而上,以“天阔地远、一路超凡”的精神气概,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胆识和魄力,适应市场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思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突出特色,铸就品牌,推进学院事业不断发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院发展成为了一所以管理、财经、建筑、商务、软件、艺术、护理等普通专科教育为主,继续教育、国际教育为辅,多专业、多形式、多层次办学,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民办高校。23年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了204.8万余名普通专科合格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历届毕业生以较强的职业适应性、过硬的专业技能深受用人单位青睐,获得了社会广泛认可。同时,学院的办学业绩与发展成就,得到了省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近十余年来,学院先后获得的主要荣誉称号有:2000年“成都市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2003年“成都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2004年“中国十大优秀民办高校”,2005年度“品牌教育最具创新奖”,2005--2006年度“中国十佳诚信民办高校”,2007年“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08--2009年度“四川省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2011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 

二、 校区建设与基础设施

    多年来,天一学院校区几经调整变迁,从成都的锦江、龙泉驿、金牛、金堂,最终落户德阳绵竹。20049月,学院由成都市锦江区大观堰5号整体搬迁至龙泉驿区文景路116号,2005年又新增金牛区天回校区(天回镇植物园路1号)。20129月,成都金堂校区(金堂县三星镇学府大道7号)投入使用,原在成都龙泉驿、金牛区天回两校区的师生搬迁至金堂。20149月,绵竹校区一期工程建成正式启用,院本部及2014级新生全体入驻绵竹(绵竹市二环路东段88号),学院首次在真正意义上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校区。

    学院绵竹校区占地1101.69亩(折合73446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87368平方米,其中学生宿舍面积73150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267900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24955平方米,校内实训中心面积69373平方米。校园绿化覆盖率达60%以上,有各类花草树木千余种,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景色宜人,有“鲜花校园”之美誉。优美的环境、优越的条件,不仅是学院长足发展、通往“民办教育新王国”的风水宝地,也是莘莘学子求知成才的理想之地。

学院现有资产总值7.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6384万元;教学用计算机1398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6260个。学院图书馆纸质图书92万册。学院拥有校内实验实训室(场)102个,包括护理、建筑工程、工商管理、会计、信息工程、人文与艺术设计等方面的实验实训室。同时,学院建有校外实训基地168个。

三、学院体制与机构设置

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系(部)两级管理。管理部门设有三大部,即教学事务部(含教务处、科研处),学生事务部(含学生处、招生处、就业处、安全保卫处),综合事务部(含党政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后勤处);教学部门设有7个系,即人文与艺术设计系(2015年由语言与文学系、旅游系、艺术设计系合并组成),工商管理系,会计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航空系,护理系,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中心等。

院党委是学院的政治核心,坚持党委会、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党政联席会制度,党建和政治思想工作卓有成效,为学院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学院教代会、工会、团委、学生会等群团组织机构健全,在民主管理、社会服务和各项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办学规模与专业设置

    截止20169月,学院有全日制普通专科在校学生11063人。

学院现开设有工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汽车应用与维修技术、旅游、艺术设计、建筑工程、信息工程、航空、护理等39个专业,涵盖管理、工学、文学、艺术4个学科门类。

    遵循高等教育规律,适应社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加强特色专业建设。2015年,学院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国际金融3个专业获得四川省教育厅民办高校重点特色专业质量提升计划项目建设立项;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技术3个专业获得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建设立项。

    学院专科学制为全日制三年,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本专业相关课程学分,经审核后准予毕业。凡在三年中未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可延长学习期限,最长为两年;凡未达到毕业条件的学生,按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处理。推行“双证书”(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订单式”培养,让学生在校读书学习与毕业就业“无缝对接”。各专业教学始终坚持强化“素质、知识和能力”,培养以“能做、能说、能合作”为主要特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素质培养过程中,以“培育健康人格、展现高雅品味”为导向,为学生职业生涯塑造良好人格品质;在知识传授中,以“奠定能力基础,丰厚素质底蕴”为主线,让专业基础知识为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能力培养中,既要让“三能”思想在课堂教学、素质拓展及校内外实训实习中加以融会贯通,又要使学生基本技能得到切实提升。近年来,学院为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强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革,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创业能力打下了扎实基础。

五、师资队伍与教学科研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兼职教师709人,其中专任教师618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198人(其中正高级29人、副高级169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220人,双师型教师251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师资配备合理,师资数量、质量和素质能够满足教学基本需要。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学院积极组织参加大学生技能大赛活动,成绩斐然。近三年,获得国家级专业技能竞赛等级奖49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7项;获得省级专业技能竞赛等级奖52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35项。特别是在2016年学院组织参加全国性最具影响力、最多高校参与的大学生技能大赛活动中,取得了优秀成绩。如全国高职院校土建施工类专业“鲁班杯”建筑工程识图技能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大智慧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奥派杯”全国移动商务技能竞赛中,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团队奖。

    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教学带动科研,将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近两年,学院获得省级科研立项25项,其中2016年获得四川省教育厅科研立项10项,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立项3项;2017年获得四川省教育厅科研立项12项。学院科研成果获奖37项、获得专利31项,为行业、企业提供咨询报告36个。教师出版著作、编写教材122本,发表学术论文372篇。

六、办学特色与学院亮点

    在发展历程中,学院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法律法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注重党建工作;坚持内涵发展,注重质量兴校;坚持开放办学,开展国际合作;坚持教学督导,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坚持以学生为本,提升社会满意度;坚持人文教育,注重素质养成;坚持“三能”育人理念,培养能做、能说、能合作的实用性人才;坚持形象建设,铸造学院品牌。学院办学定位逐步清晰,办学行为日益规范,办学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明德、精业、求实、创新”的校训,形成了自身办学特色和亮点:

——办学历史悠久,发展态势良好。天一学院是全国最早建立的民办普通高校,走过了27年艰苦办学历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披荆斩棘,一路前行,兴旺发展,办学成就显著,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日益提升,为学院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齐备。自2014年落户德阳绵竹,校区一期工程建设日臻完善,教学楼、学生公寓、学院食堂、实训楼、图书馆、运动场等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学生公寓配有空调、电视、宽带、书桌、卫生间、热水供给系统等设施设备。校园环境优美,景观大道、花园花台、雕塑、五月花人工湖等交相辉映;校区二、三期工程整体推进,欧式建筑、纯英伦风情打造,建有鲜花广场。

——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颇丰。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学院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引进副高以上职称、研究生学历的高级专业人才,师资队伍结构得以较大改善,整体素质逐步提高。学院加强科研立项,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建立健全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科研热情和积极性。

——着力打造特色专业,单招工作成效显著。学院十分重视加强特色专业建设,作为办学的品牌和灵魂。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院着力打造护理、商科类两大特色专业,从整体上提高专业办学水平。2015年学院首次实施单独招生,次年单招生源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院认真执行省招考委和省教育厅有关单招工作的规定,加强领导,周密部署,集中力量抓好宣传报名、资格审查、考试组织、新生录取等环节,并举办热烈隆重的单招晚会,试行单招新生提前入学教育和军训,确保了单招工作顺利圆满,取得了良好效果。

——实训设备一流,新建实训楼气势恢宏。学院致力于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把新实训大楼建设成为内外兼修、功能强大的校内实训中心,建成了一批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专业实验实训室。学院新实训大楼建设项目于201610月竣工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为12572平方米,采用英伦风格、全钢架结构、整体三层楼房建造,内装功能、专业分区、设备安装科学合理且实用性强,模拟操作、软文化建设等独具特色,它既是集团打造的院校实训室经典之作,也是天一校区形象的耀眼之作,成为学院标志性建筑之一。

——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学院先后与剑南春集团、德阳鼎达集团公司、绵竹仁爱医院、绵竹华兴车业等100多个企业签订协议,在学生实习、教师实践、技术服务、员工培训、人才输送等方面开展合作;与绵竹市九龙镇政府签订校镇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全域旅游、文旅名城建设;与世纪鼎利联合举办软件学院,与四川泽慧公司联合举办航海学院等等。通过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学院在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智力支持与人才支撑作用。

——实施明厨亮灶工程,创建高校标准化食堂。为提升学院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改造建设透明厨房、隔断厨房、视频厨房,学院一食堂“明厨亮灶”工程成为省级样板工程。同时,学院一食堂标准化食堂创建工作经四川省教育厅评估专家组评审验收,成为高校标准化食堂。食堂建设成果不仅提升了师生对学院后勤餐饮服务的满意度,而且提升了省市政府对学院的认可度和重视程度。

——党建工作扎实,富有成效。学院党的组织关系直属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基层党组织健全。学院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学院现有800多名师生党员,设有7个党总支,4个机关直属党支部,学院党建工作富有成效,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20167月,学院党委被四川希望教育集团授予先进党委称号。

——校园文化育英才,技能大赛展风采。学院坚持把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在育人的全过程,积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学院社团组织活跃,现有学生各类社团组织45个,经常开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征文大赛、书画比赛、歌咏比赛、文艺演出,以及职业技能竞赛、各类体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陶冶情操,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展现才华,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学院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技能大赛活动,争得了诸多荣誉。通过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充分展示了学院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且通过技能大赛,构筑起了学院与用人企业之间人才交流的平台。

七、发展规划与办学目标

    学院立足德阳,面向四川,辐射周边省市,多层次、多形式办学,以工学、管理学类专业教学为主,以产业、行业、企业结合为依托,以岗位、能力、课程对接为抓手,以基地、师资、机制建设为保障,全面对接四川省和成德绵经济带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等要求,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加强学科与专业建设,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专业格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引进、培养、实践等措施,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紧跟教育创新发展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健全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教学质量标准,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及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院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图书情报资料建设、校园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不断努力,使学院硬件、软件全面达到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标准,力争在“十三五”期间把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进而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合格的,有水平、有特色、有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八、学院标识与网站

校标,外形是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暗寓学校的未来发展目标;五道蓝色的曲线和四道白色弧形曲线相结合,所造成的视觉差将律动的水纹表现得更为生动;“天一”两个汉字巧妙的融在蓝白曲线之间。整个色调定格为深蓝,时尚现代而不失稳重,与图形的搭配相得益彰,以达到展示学院风采、传扬学院精神的效果。

    校徽,为师生员工佩戴的、中间印有标准校标、边缘印有中、英文校名简称“四川天一学院”的圆形证章。

    校旗,为长方形旗帜,中间印有校徽,其颜色为蓝底白字。

 

 

 

 

责任编辑:giswjh  文章来源:四川省绵竹市二环路东段88号  更新时间:2017/5/22 11:09:25

四川民办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7501611号-4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 保留所有权利,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 维护单位:成都东软学院

电话:028-64888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