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教探索>>教学探索


“一带一路”牵线搭桥 成效为本课程铺路 ——香港高校学生成建制到内地修读学分课程纪实


                 (作者:耿兵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常务副院长  成都市成洛路828号 02884686860)

 

  造空间,以内地与香港青年学生交流为平台,拓展学生学习空间,通过双向交流互动,形成多样、多维的学习关系;

  动结构,突破以单一课堂内教学和一地为教学单位的刚性组织,创建面向未来的新型教育组织形态——两地联合执教;

  建课程,内地高校到香港学习《悉尼协议》OBE教育范式,跨越两地局限,香港高校为香港学生提供更多样、丰富的课程供给;

  创环境,两地高校、相关企业不断加入,引起两地政府关注,更多的资源滋养着互动互惠的教育生态,形成协同育人的别样环境。

  这所搅动两地课堂的高校,就是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重新定义课程的价值——

  青年交流、文化传承、成效为本

  香港是《悉尼协议》的签约地区,OBE教育范示在不少香港院校得到推动。它的“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倡导持续改进”和“尊重专业个性”的理念正悄然改变着传统的教育范示。而随之,其延伸的OBTL(成效为本)课程理念与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倡导的“课堂革命”不谋而合。

  这是一场心灵的革命,是两地文化的碰撞。要一切从学生发展出发,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课程不再仅仅是“授业、解惑”,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传道”,因此,对现有课程需要重新定义。

  2018年1月底,在四川省教育厅的支持下,长江职院组织了四川7所高校、21位教师赴港,与香港三所院校衔接7门“成效为本课程”。这已经是自2013年川港两地教育交流与学习的第28次活动了。300多名两地教师受益良多。

  同时,借香港援建地震灾区与四川结下的不解之缘,开启了“回眸四川,感恩香港”的两地高校学生互动交流活动,近3000名来自64所四川高校的同学与来自香港30所院校的2000余名香港同学互访活动也伴随着主题交流、公益活动、实习创业和课程学习开展的有声有色。

  以交流而达到缩小认知,以交流而达到相互了解,以交流而达到文化传承。而更深入的交流就是课程。建立在青年交流基础上实施的课程,既要以成效为本,让学生学有所得,又要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这对两地教师和交流与课程都提出了新的课题。

  2017年5月,历时两年多的研讨与聚焦,由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四川文化产职业学院与香港明爱专上学院,严格按照香港资历架构和学术要求共同开发的“汉语普通话研习与文化交流”通识课程,通过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评审,41位明爱香港学生顺利开课。这是一次开创性的青年交流与课程创新。

  “内地老师的授课,内容非常丰富,有汉语普通话的发音练习,有普通话与粤语的异同比较,还有中国传统岁时节气、民风民俗和四川名人名篇等,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朗诵苏轼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还有余光中的《乡愁》等,文字美、韵律美、意境美,都是传世名篇”。“在祖国的名山大川里面,学习了传统文化,体验了四川生活,结识了内地朋友,很有收获。”——正是由于香港学生高度认可和口口相传,加上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工业学院、绵阳师范学院等高校教师的参与,该课程在2018年再次开课时反响热烈,报名数前所未有的超过100人。

  成都工业学院的宋先梅教授表示:“一直都想学习和实践新的国际化的课程模式,直到这次踏进香港的课堂,教过了香港学生,我才能说自己学习和实践了香港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让两地学生通过交流携手并进,这是两地政府乐见其成的事。以课程为载体的交流,使双方师生获益匪浅。开放的视野和更高的站位,让课程的变革一出发就走在正道上。

  

  课程教学空间的改变——

  从教室到真实的体验

  跨越两地成效为本课程的开设,承载了两地教师对教育追求的渴望,也给了他们新的发展契机。这类课程的实施,是一场技术的革命。要改变一言堂和满堂灌的课堂模式,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发生在学生足迹所至。这是“汉语普通话研习与文化交流”课程的重要特点。政府、学校和社会为学生们提供了众多的资源和空间,帮助他们学习将来能够拥有驰骋两地的见识、朋友、素养与情怀,能够帮助学生走向未来。

  2013年,四川省教育厅下发开展“四川大学生香港行”活动,之后,年年列入当年工作要点。2017年,教育厅厅长朱世宏与香港职业训练局执行干事尤曾家丽签署了《港川扩大和深化互动交流学习计划合作备忘录》。香港特区政府青年事务委员会自2013年起开始资助“川港两地青年学生互动交流计划”,至今共资助936万港币。

  在这个过程中,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在思考,到底要承载怎样的教育理念。学校希望以全球化的视野,借助交流、搭建平台,推动两地学生学习、创业和人际关系的重新构建;希望四川学生籍由香港行,接触、体验、经历不一样的人生,经香港而行远方。有同学感慨:“香港归来,我不再是我。”;一个个充满机遇的互动,希望香港学生真实感受内地变化,体验心目中不一样的四川。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为两地学生更好交流,建设了位于香港尖沙咀的“长江之家”,为赴港学生提供免费住宿;在学院改造了教师公寓,可同时容纳192名香港学生来川交流、上课和实习时居住的“香江之家”;建设了生活设施齐备的“港生驿站”,以及供两地学生学习和八个专业发展中心,以及携手创业“四位一体”的川港青年创新创业社区。

  香港知专设计学院刁晓欢同学谈到她在四川实习的经历:“我在成都渡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住在“香江之家”,体验难得的宿舍集体生活,在这个温馨的“家”,我们经常聚在一起,探讨所学所得,分享有趣经历……最难忘的还有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情味十足的生活气息,有机会,我希望留在成都就业、创业”。

  香港专业教育学院(调景岭IVE)庄文杰毕业首选来到了成都,他与四川同学以及他的学弟学妹合作,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穿梭于两地的优势,以及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川港动漫与多媒体创意中心的企业资源,开始了他的动漫创业之路,开办了Brush Creation文创产业公司。他说:“成都做动漫设计的高手多,产品的成熟度高,我可以发挥自己在动漫产品项目管理上的特长和香港国际化的资讯优势,做一个优秀的项目管理者”。

  看看2018年明爱专上学院“汉语普通话研习与文化交流”四川行课的安排吧——东郊记忆品四川火锅、看川剧表演、学习绘制川剧脸谱——四川长江职业学院传统文化特点及现代化交流——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护理职业学院药学与护理专业交流——春熙路特色小吃与普通话应用实践——成都工业学院民族漆艺、书法与中国画学习——太古里体会四川民居与现代建筑完美融合——陶艺工作坊制作陶艺作品——四川旅游学院体验川菜制作、了解横贯古今的食滋味,考察酒类博物馆、体味醉徹日月的酒韻——茶叶生产基地新手制茶、体验茶道文化——完成包粽子和饺子习作——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以草堂而了解杜甫、以洛带而感受客家、以武侯而追记三国……

  培养目标与课程设计的契合度、课程设计与技术技能对接不到位、教学实施与实际需求结合度不紧密、教学运行机制响应与需求不协同等等,一个个技术难题得以解决。两地的教师们把香港师生们的诉求一遍遍转化,最终定格为课程学习空间的理性构建,四川精典的文化内涵与新的课程结构单元完美融合。

  教室的墙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可以多样性、灵活组合的现实空间。处处是教室、处处是舞台、处处有老师、处处有同学,各个空间都有同学们开展学习、研究、交往的影子,空间和人、自然交融。原来教育还可以这样去做,原来课堂还可以是这个样子。原来物理意义上的一道道教室墙,川港两地的关口,阻隔了教育的想像。当跨越了这些阻隔时,人们发现,教育还有许许多多新的未知领域等待探索。

  

  真实可感的迁徙变化——

  教育的发生可以有更多可能

  课程空间的变化给课程带来更多精彩和可能的同时,对习惯了原有学校管理、单科教学的教师们来说,更多的是挑战。物理的墙推倒容易,横在教师们心中的那堵“墙”推倒不易。教师们本能地守着原来的一亩三分地:“这能行吗?”“香港与内地的学生程度不同,甚至年级不同,有本科还有专科学生,怎么备课?”面对困惑与不解,变革的步伐没有退缩,而是组建了课程工作组,两地本专科不同高校的教师跳出课程,从培养“全人”的角度重新设计工作方式,协商课程与教育教学模式。引领教师们开始新的思考:这样的空间里,教育教学该怎样发生?站在现在,面向未来,应该怎样做教育?

  这是一场观念的革命,要坚持教为学服务,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学促教。多样的空间和学习内容触发了教师团队的多样组合。多校合作的工作方式使更多教师很自然地走向协同育人、整体育人,破解了过去单兵作战的诸多弊端。

  同学们发现,“教”他们的老师多了,总有一种新的面孔、新的角度、新的学识在冲击着他们。教师们过去只在“我们学校”“我这门课程”中生活,每个人都以课程和教材为中心。当他们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完整的青年人时,教师们协作育人、跨校交往的故事增多了。教师团队产生的巨大合力作用于学生,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学生有了更多的交流伙伴,通过这样的伙伴关系,学生既看到昨天和当下的自己,也能够看到明天的自己。

  香港港专学院的一位香港学餐饮的同学在四川交流期间,每到吃饭时间,他都要点“麻婆豆腐”,短短一周时间,他品尝了不下10间店的“麻婆豆腐”,在四川旅游学院还在老师指导下做了一盘标准的“麻婆豆腐”。如今他在香港开了一间经过改良的以豆腐为主打的餐厅。

  香港学生肖羲清、杨毅康、欧迪翀在四川发现了商机,毕业后来到成都,利用自身的优势,面对四川市场,他们得到了四川长江职业学院与香港高校、川内高校和企业联手成立的八个川港专业发展中心的支持,成立了自己的创业团队。

  香港城市大学罗家勇同学籍交流实习来到成都国际金融中心(IFS),由于专业对口、工作积极,以及对企业文化背景的熟悉,几经周折,多次面试,2015年,家勇成为首个在内地招收的香港人,完成了在成都IFS工作的梦想。

  这种因课程而发生的迁徙变化逐渐增多,这种因课程而进行的学校教育关系的重构,意想不到地释放了教师和学生身上无限的教育空间和能量。香港明爱专上学院林博士表示:“学校所期望的课程的变革,就是能最大程度释放教师和学生的能量”。

  

  同根同源文化的传承——

  面向未来的学习真实可见

  这样的课程变革也是一场行动的革命。香港政府主导签约了《悉尼协议》,成效为本的课程改革在香港已经落地生根。而内地首个针对本科专业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发布,“突出学生中心”、“突出产出导向”、“突出持续改进”三大基本原则,印证着正在起草中高职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本取向,也使《悉尼协议》下的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课程研究风声水起。

  2017年9月,在香港明爱专上学院,四川教育厅朱厅长见证下,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工业学院、四川长江职业学院与明爱专上学院签署了《川港课程创新与合作备忘录》。悄然间,基于成效为本的课程,政府在启动,教研在推动,学校在行动。

  这样的课程让学生们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知识技能、体验动手实践、养成行为品质、增进青年友谊,港籍学生通过亲临巴蜀山水,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领略千年古都的现代风韵,亲身感受内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体验巴蜀民俗、民风、民情,真实感受到了内地的文化与变化,感受到了内地学生的真实情感。

  对应着“真实的学习”课程,尝试教与学方式的改变。教师们不再困惑于区分是“项目导向”“案例学习”,还是“互动式教学”“过程性考核”,不再疑惑“我还能不能用讲授式的教学”,而是将互动式教学和项目式的学习有机融为一体。最重要的是,教师们渐渐不再纠结于一节课的课时够不够,不再限于“讲不完”的困扰,而是学会了“算大帐”,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教育。

  2017年5月,香港的课程总监随“汉语普通话研习与文化交流”课程的40名香港学生来到四川,令他感到新奇的,他不是按传统方式坐下来听课,而是要跟随上课的教师和学生在四川各地各校间流动。在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生们将书法学习的成果汇成一幅书法长卷,茶艺、民乐、民族舞、绘脸谱,生动而真实,留下了他们一生的记忆。护理职院比试抢救技术,旅游学院体验川菜制作……课程与空间紧密联系,两地同学同心同声传颂经典,同根同源传承文明。

  一张课程行程表清晰地勾勒出课程的内容和架构,多个学校、多个教师根据每天的学习内容和进程,灵活协商若干不同的教学组合。成效为本课程超越课制和课堂教学局限,增加时间和空间弹性,围绕“受欢迎、有能力、有担当”的育人目标,为两地学生提供了更多样丰富的课程供给。穿越课程结构壁垒,有机融合两地优势,聚焦学生文化传承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学习活动与积极行为养成相统一,知识学习与动手实践、社会交往与文化传承相统一,使深度学习得以发生。

  课程的实施,使两地高校一项项成果接踵而至:“支付宝在香港落地的利弊”、“如何让人民币成为一带一路国家结算货币”……近300个身边热点问题成为学生们自发研究的课题;香港学生主动向学弟学妹们介绍着到内地交流学习的深切感受;两地学生携手发明服务于老人的“智能拐杖”、建筑新技术BIM创业,以及产品专利,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展,两地师生们每年撰写的相关论文逐步增多。这种两地合作的成效为本的课程也在3所香港院校中得到认可,8门课程正在开出。

  “未来,中国将在世界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今天的学校必须面对挑战,培养植根于深厚中国优秀文化、具有创新精神和全球视野的一代新人,能够肩负起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林博士说。

 

责任编辑:giswjh  文章来源: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更新时间:2018/5/31 9:29:22

四川民办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7501611号-4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 保留所有权利,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 维护单位:成都东软学院

电话:028-64888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