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教探索>>%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EF%BF%BD


民办高等教育必须要以规范为导向


    支持与规范是国家对民办教育发展和治理的法理定位,一手抓支持,一手促规范。

    58日,教育部官员回应南京应用技术学校虚假招生问题时表示,教育部会对这种虚假宣传、欺骗性宣传的招生持续严厉打击, 但是对学生要进行保护。

    南京应用技术学校以护理专业招收大量学生,临近毕业时却被告知学籍没有注册,需要转到家政专业,学校之前承诺毕业去医院当护士的就业保障无法落实。这引起学生及其家长的强烈不满,据悉,南京有关方面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没有公开其方案。

    这所学校由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设立,隶属于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网络搜索可以发现,在过去多年该校虚假宣传、违规招生的新闻报道几乎年年有,但从未受到处理。学校肆无忌惮违法违规,也是主管部门纵容的结果。因此,需要对学校招生和办学中存在的涉嫌违法违规问题以及相关主管部门的严重失职行为同时进行追责,不应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无独有偶,日前一起诉讼备受瞩目。起因是2016年部分山东考生报考了211高校郑州大学,收到的录取通知书竟然是其二级学院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发放,这是一家民办高校。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有学生家长将郑州大学告上法庭,有的因无法退档去上学,却发现自己学的专业根本没有经过教育部批准。目前经过河南当地法院二审裁定,郑州大学不违法。

    这个案例当中的西亚斯国际学院,当年不能独立招生,是以郑州大学名义忽悠了众多学生,大量学生报考的通信工程专业也未经教育部门批准。这所学校借着郑州大学的名义,以通讯工程热门专业吸引人,都是欺诈手段。这种借鸡生蛋”“夸大宣传”“校名缩水等关于民办高校招生乱象的新闻并不鲜见。

    1990年代末中国提出教育产业化政策之后,民办高等教育在多渠道筹措办学资源、缓解教育财政压力、满足不同教育需求、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公立高等教育的必要补充,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要支撑。

    但是,由于过于强调教育的产业性质,一些学校脱离了教育本来的功能,为了生源和利润不择手段,招生夸大宣传,甚至欺诈,教学投入不足。随着中国学龄人口逐步减少,公立大学持续扩招,使得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大,高学费的民办各类大学生源减少,供给过剩,一些学校不得不采取欺诈手段招生,坑害学生。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缺乏监管。民办学校曾经长期处于管理上的灰色地带,从2016年开始,中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新法新政,民办高等教育进入分类管理和分类发展的时代。但是,政府对民办高校的监管依然存在组织机构不健全、评价机制不完善、联合执法不严格等问题。这也是问题频出的关键。

    2016年公布的《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是由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商总局(时)联合制定,意味着需要联合执法监管,留下九龙治水后遗症。《细则》要求招生简章和广告应当报审批机关备案,教育、人社部门实施年度检查制度,并对办学行为和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督管理,依法依规开展督导和检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营利性民办学校实施年度报告公示制度。

    《细则》还特别强调对于使用未经备案的招生简章、发布虚假招生简章的民办学校依法依规予以处理。提供虚假资质或者进行虚假广告、宣传等行为,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支持与规范是国家对民办教育发展和治理的法理定位,一手抓支持,一手促规范。目前乱象频出是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的结果。教育与人社部门联合执法,仍需建立联合执法的机构和机制加强监管。与此同时,也需推动建立第三方办学综合监测评价体系,加强外部专业评测监管。

    应当说,中国对民办高等教育已经出台了规则而缺乏规范,问题就在于缺乏执行,作恶者得不到惩罚,受害学生则付出惨重代价。对学生要进行保护就要严格监管,杜绝弄虚作假,而不是事后安抚,耽误学子一生。

责任编辑:giswjh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更新时间:2019/5/15 14:31:01

四川民办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7501611号-4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 保留所有权利,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 维护单位:成都东软学院

电话:028-64888092